随着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,2011年发布的作为证券期货业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(证标1.0),已不足以指导当前网络环境下的安全建设。“国标2.0”系列标准于2019年5月正式发布,相应的,“证标1.0”也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。因此,在2021年8月30日,证监会正式发布了《证券期货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》(JR/T 0060-2021)、《证券期货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》(JR/T 0067-2021)两项行业标准,进一步落实了证券期货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相关要求。
标准描述
标准概况
与“证标1.0”、“国标2.0”、“金标2.0”的关系
以《证券期货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》(JR/T 0060-2021)为例,“证标2.0”标准的整体文档结构与“国标2.0”保持一致,内容上在“国标2.0”的基础上进行条款增强与细化。“证标2.0”发布并实施后,证券期货业机构将优先参考“证标2.0”进行安全建设。
对于“证标1.0”中已增强细化的条款,摘抄出仍然适用于当下的条款项合并至“证标2.0”中(如:继承访问控制增强要求中的“策略控制粒度为端口级”的要求项);删除过时或不再适用的条款项(如:删除物理安全增强要求中,“应利用光、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”条款项);新增与当前关注热点或薄弱点相适应的条款项(如:在“身份鉴别”部分提出7条具体的口令设置要求)。“证标2.0”发布并实施后,“证标1.0”同步作废不再参考。
“金标2.0”发布早于“证标2.0”,因此“证标2.0”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“金标2.0”,但两个标准各具特色,如:“金标2.0”大篇幅强调了“个人信息保护”,“证标2.0”则未重点提及;“证标2.0”在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要求”方面作出了强调,“金标2.0”则未提及。“证标2.0”牵头单位为证监会,编写单位以证券期货业机构为主,标准内容聚焦在证券期货业,因此“证标2.0”发布并实施后,证券期货业机构将优先参考“证标2.0”进行安全建设。“国标2.0”、“金标2.0”及“证标2.0”主体目录结构对比如下:
新标准核心特点
与时俱进
立足于移动互联、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证券期货行业广泛应用的背景下,新标准在“证标1.0”的基础上,新增对云计算、移动互联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系统等方面的安全要求,旨在帮助证券期货业应对新场景下的网络安全风险。
等保中 首次 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要求
新标准中增加了“附录I:安全保护等级为第三级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应具备的安全要求”,旨在明确等级保护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之间的关系,实现统一落实安全防护要求。
更加强调落地
相对于“国标2.0”标准相对宽泛的安全要求,新标准更多的参考了证券期货业机构所面临的实际安全问题,安全要求更加具体。新标准在制定过程中邀请了测评机构共同编写,在指导证券期货业机构网络安全建设时,变得更加落地、更易于实施。
指导意义更强
新标准具有证券期货业的行业特色,更能关注行业关切点,安全要求上在身份鉴别机制、安全审计及审计记录保护策略、漏洞风险管理,安全管理制度审定、应急预案管理、开发测试环境安全、外包服务商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,从而更具指导意义。